无锡水弄堂
千里古运河贯通南北,在无锡形成了独特的一环,将龟背形的老城今属梁溪区拥入怀。自望湖门往南,古运河水道变窄,沿岸商铺林立,人家枕河,船桥相望,风情独特,是古运河上最精彩的段落,被誉为运河绝版地运河活态博物馆,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赞之曰内绝无仅有的文化建筑遗,无锡人则亲切地呼为南门水弄堂,也称塘河。河称下塘,河西则称为上塘。
无锡有句老话上塘十里尽开店,下塘十里尽烧窑,生动形容了老城南门外运河水弄两岸的迥异业态。上塘即今南长街一带各色店铺密布,商贸十分繁荣;而南下塘一带的却砖窑星罗棋布,充斥着映天火光和袅袅烟雾,这无疑成了无锡南城门外的一道标志性景观。
丁字水道点燃砖窑火种
从老无锡南门望湖门出城,沿着运河一路往南,岸是南下塘,西岸是南上塘,现在叫南长街,继续向南约1.5公里处是无锡最著名的古桥清名桥。
清名桥
过清名桥约百米左右,古运河与伯渎河发生相交汇合,形成了丁字型的水道格局。这一段伯渎河被无锡人称作伯渎港,曾经是城南的重要港口。伯渎河穿过伯渎桥向约1公里处,就是最早的铁路线之一沪宁线,无锡铁路货运站就建于此,想必当年做规划时也兼顾了伯渎港的运输能力。出于同样目的,沪宁铁路在锡西的石塘湾也有一个货运站,同样濒临运河水道。南门一带的古窑业遗址就分布在古运河以伯渎港以南一带,沿着由北向南的大窑路缓缓而行,仿佛穿越于窑场从兴盛到衰微的历史隧道之。
古运河伯渎河畔的烧窑业之所以兴盛,考古专家推测这些砖瓦窑的大量存在与3000多年前泰伯渎的开凿唐代刺史孟简对河道的整治疏浚有直接关系。因为河道开凿拓宽与疏浚,必然会挖掘出大量土方,这些泥土堆放于河岸,形成了高高的土堆和撂荒的地块,清代诗人杜汉阶有诗曰城南一望满窑烟,砖瓦烧几百年。摄取高乡土卖,荒田多变作良田。不仅描绘了清乾隆时期南门砖窑遍布漫天窑烟的景象,还写出了人们在摄取高乡土卖给砖窑的同时,也解决了泥土堆积土地撂荒问题。
种类繁多的砖窑制品
据载,人从商时期就已能烧制建筑用陶,陕西扶风岐山一带的西宫殿建筑遗址曾发掘出大量简瓦板瓦,开瓦顶建筑之先河。秦汉时期制陶业生规模烧造技术数量和质量长足发展,建筑用陶在制陶业占据日益重要的位置,出现了最具特色的画像砖和各种纹饰的瓦当,故有秦砖汉瓦之说。无锡考古发现,在马山曾出土过带有秦壬辰年前209模印的土砖,在其他地方也发现过印有无锡xx字样的砖瓦,说明无锡地区的窑业历史十分悠久。
明清时期,是无锡砖瓦窑业最繁盛的时期。据史载,古运河岸的大量窑群出现在明初,明洪武元年1368时已有土窑356座。这些窑的大量出现,主要是为南京明城墙的建造提供优质城砖,故被称为洪武窑。洪武皇帝朱元璋夺取天下后,诏令建造南京城墙。朱元璋不仅制定了严格城砖质量标准,还委派了一批专职官吏负责城砖督造。城墙用砖块大质坚,要求十分严格。为确保城砖质量,砖坯上必须镌刻督造官吏和制作工匠姓名,以便监控。
无锡市博物曾在南京明故宫华门遗址采集到的两块残破的城砖,其一块上有常州府无锡县提调官县丞贾从善 司吏朱原作 匠徐宁 洪武七年七月 日模印,另一块则仅存贾从善姓名。虽然,这两块城砖后经考证自无锡葛埭桥的砖窑,但从当时城砖生规模看,古运河畔的砖窑群一定是南京城砖更重要的地。南京城砖的制作规范要求泥胚必须是颗粒细粘性好无杂质的黏土,以确保泥胚六面光滑八角齐整,而古运河伯渎河沿岸的细腻河泥当最符合要求。城砖的烧制时间也不同于普通民用砖,需在窑大火烧21天以上,然后慢火烧10天,再冷却数日,每烧一窑砖需要一个多月,比民用砖烧制期要长三分之一。
明清时期,是无锡工商经济走向繁荣的重要阶段,以农业生为基础的手工业获得长足发展,城市基本建设开始兴起,邻姑苏苏作工匠地位显赫,大至宫殿楼阁,至家具陈设,都是苏作天下。应和这种精细所需的生配套,砖瓦窑业则成为明清无锡最重要的手工业之一。
古运河畔砖窑烧制的砖瓦,不仅质量上乘,且品种众多,盛行于数百里内外,满足各类亭台楼阁园林建筑所需。除了城砖墓砖外,这里生的砖瓦类型有许多种,如砌墙砖铺地砖厅堂用方砖,铺垫屋楞的望砖,砌炉壁和火炉的耐火砖,打磨利器用的磨刀砖,用于砖雕的米京米璜,制作花墙的花式瓦片和铺砌街道的人字砖,覆设房屋盖面的大瓦脊瓦和檐瓦等,市场颇为热销。
康熙无锡县志载砖瓦自吴门而外,惟锡有砖窑,故大江南北,不远数百里,取给于此,岁所贩鬻甚广。著名史地学家李伯重先生在江南的早期工业化也说大江南北,以无锡之砖为贵。
代砖窑褪却华丽外衣
利农砖瓦厂全景
无锡砖瓦的量和质量到现代继续保持领先。清宣统三年1911,无锡成立了窑业公所,窑业首次有了自己的组织。民时期,砖瓦需求进一步加大,无锡出现了炽昌隆茂利农建业大成五家机制砖瓦厂。手工砖瓦业则以窑业公所为依托,改良品种,运销联营,努力争取生存空间。窑业公所曾推荐本埠手工砖瓦参加杭州青岛等地举办的博览会,多次获得优质品奖。1930年,法传教士在青浦佘山建造教堂,需要4000块铺地方砖,在比较了嘉兴苏州和无锡所方砖后,最终选用了压强最高的无锡方砖。著名的南京山陵建设,选用的也是无锡利农厂的机制红砖。利农砖瓦厂是上世纪30年代无锡唐氏兴办的现代砖瓦厂,引进了英进口的砖瓦加工机械,品质量上乘。
大窑路景象
至上世纪抗战爆发前,无锡古运河岸尚有103座砖瓦窑,窑户800余户,窑工5000余人,年砖瓦在5000万块以上,被称为大窑业,大窑路也因此得名。抗战爆发后,砖窑被毁过半,窑业陷入萧条。抗战结束后,百废待兴,砖窑生也一度恢复至接战前水,1946年时有101座砖窑恢复生,但此后又因内战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而再次走向衰落。
斑驳砖窑留存城市印记
在许多老无锡的印象,南门外的砖窑是抹不去的城市记忆。从明初算起,古运河畔的窑群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。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仍是无锡砖窑最多的地方,几乎每个生队都有砖窑,既为城乡建房提供红砖,也为社队集体创造收入,当地现存的那个时期的乡村民居,大多用的都是这些砖窑的品。
今天,那些古老的砖窑大多已经消失在历史的苍茫之间,古运河岸大窑路的古窑还剩下40余座,较完整保留下的古窑有19座。边被掉的砖窑原址上陆续建起了住房,残存的砖窑就夹杂掩隐在参差的房舍之间,窑上婆娑的老树宛若亭亭华盖,遮掩着这片古老的遗迹,别具一番风情。
大窑路的砖瓦窑,都属于口蒙顶倒焰窑。窑顶封墙后,火焰自上而下,回到大烟道喷出,这种工艺可以使窑内各部位的砖瓦坯获得比较均恒的温度,不易生没烧透的夹生砖。从建筑模式看,这些古窑都采取了无梁殿的构造,将砖瓦设计和建筑力学都运用到极致,充分体现出古代劳动者的智慧创造。
窑群遗址博物馆
2008年,无锡依托旧日窑业公所和老窑址打造了一座窑群遗址博物馆,馆内原样保留了几孔当年的旧窑,其,陈大窑陈窑和刘外窑是三座标本式的砖窑,现为家级文物保护单位。这些古窑和附散落着的古窑一起,向人们展示了古运河边曾经兴盛600年的烧窑史,以及传统砖瓦的整个生流程,从制泥坯煨火到出窑,多达16道工序。博物馆内还提供了模仿制砖的参与活动,参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亲手制作砖坯,体验一下旧时手工制砖的方式,用这种方式去感受鲜活的历史。
源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